【每日微闻】12月3日
****标题党/要闻篇***************
****标题党/体育篇***************
****货币篇***************
1美元= 7.0457人民币
1美元= 30.498新台币
1人民币= 4.3286新台币
****今日上证指数***************
2884.70+8.89 (+0.31%)
***物价篇************************
2019年12月02日,中国主流市场内三元大猪市场均价上涨,全国均价为31.91元每公斤,相比昨天上涨0.37%。*******************业内资讯篇************************
1、最新BDI指数:152861.00 (4.16%)
****鸡汤一碗**********
篇一 当你扛不住的时候,请抬头看看
1889年,梵高在法国的一家精神病院里,备受折磨。
但他仍艰难地完成了一副旷世名作《星月夜》。
他仰天长叹:
我不知道这世间有什么是确定不变的,我只知道,一看到星星我就会开始做梦。
人生在世,总有那么几个瞬间,让人难过到想要崩溃。
生活变故、经济压力、家庭责任、健康状况......常常像大山一样,压在每个成年人的心头。
不少人,其实都有着像孩子一样的脆弱内心。
却从没有机会像孩子一样放声大哭。
如果生活实在太难,请抬头看看这片夜空。它会给你一颗治愈一切的良药。
01
同学小李,是个优秀的姑娘。
在学校,是一路被捧着的校花,在单位是大有前途的新秀。
她有着体面的工资,和光鲜的朋友圈照片。
但越是优秀的人,越不愿享受自己的优秀,他们都想攒个更大的,小李更是如此。
她常常凌晨1点睡,早上6点起,整个生活都泡在工作里。
领导的赏识、同事的夸奖,银行的打款通知,一度成为了指引她生活的启明星。
可她没什么朋友,常常一个人在夜里崩溃,怀疑活着的意义。
即使失眠到早上,也强打着精神起床奋斗。
这一切,致使年纪轻轻的她,得了严重的胃病,常常疼得无法工作。
去了医院一查,才发现不光胃要动手术,眼睛、颈椎,也都有了毛病。
医生说她要是再晚点来,后半辈子就只能喝汤了。
她这才想到,26岁的自己,已经彻底成为了一个过度透支生命的工作机器。
她突然迷茫了。
在住院的时候,她看到网上别人拍的极光照片,就决心去看一看。
胃刚好,她就坐上了去往冰岛的飞机。
当淡绿色的极光,在这空旷的雪地上方出现时,小李像是在做梦。
这夜空竟美得有几分不真实。
那一刻,小李终于知道,以后的人生该怎么过了。
她换了工作,也找回了生活,笑容常挂在脸上。
其实,每一个认真地仰望过夜空的人,都是一个活得清醒的人。
太多人在这热闹的凡世里忙碌了一生,都不曾往尘世之外去瞥上那么一眼。
他们怕这怕那,不敢停下,被困在一副无形的枷锁中,不得喘息。
人生需要不时地超脱一下,才能积蓄重拾生活的勇气。
而这片夜空,就拥有这样的魔力。
02
去年,老郑的妻子得了胰腺癌。
50多岁的老郑,那时正在高三教化学,每天的课程压力很大。
他白天为教书发愁,晚上为妻子的病发愁,照顾完小的,再照顾老的。
老郑总会遇上怎么也教不好的学生,如同妻子治不好的病一样,让他感到既徒劳又无力。
妻子去世后的一天早上,老郑看着空荡荡的房间,突然就不想去学校了。
他打电话给领导,提了辞职。
老郑在床边呆坐了一天。
如今既不用管学生,也无需看老伴了,空虚感却又扑面而来。
一般人,为了逃避这感觉,要么喝酒买醉,要么工作麻痹,要么信神信鬼,老郑不想这样。
他搬回了乡下,用仅剩不多的积蓄,买了台天文望远镜,和一些天文学的书。
他像个好奇的孩子,循着图纸,慢慢地看到了月球的圆坑,看到了土星的条纹,看到了璀璨的星云。
老郑找到了遗失的天真,和纯粹的快乐。
前不久,我去探望郑老师时,他给我讲了上面这个故事。
他笑着指了指天上,说:那里有治所有心病的药,也不要觉得那里离我们很远。
当你的视线,在那无边无际的宇宙里穿梭时,你就能发现,这地球有多渺小,自己此生有多幸运。
当你心怀敬畏之心,再重新看待这世间的一切时,你的内心就会充满感恩。
03
1990年2月14日,旅在行者1号探测器,从距离地球60亿公里的地方,拍下了这样一张照片:这篮圈里的白色小光点,就是我们的地球。
当卡尔·萨根看到这张照片时,禁不住泪流满面,他深情地说到:
在这个小点上,每个你爱的人、每个你认识的人、每个你曾经听过的人,以及每个曾经存在的人,都在那里过完一生。
这里集合了一切的欢喜与苦难,数千个自信的宗教以及经济学说……
每个猎人和搜寻者,
每个英雄和懦夫,
每个文明的创造者与毁灭者,
每个国王与农夫,
每对相恋中的年轻爱侣,
每个充满希望的孩子,
每对父母……
每个人类历史上的圣人与罪人,都住在这里——这粒悬浮在阳光下的微尘。
我们的傲慢,我们的无知,我们的悲伤,我们的喜悦,都在这个小点里无声无息地发生着。
当你扛不住的时候,请抬头看看这片星空。
让思绪随着星星遨游,想想这世间奇妙的一切,你的心态就会清零。
它会提醒我们,人生短暂,一定要好好活着;
生命太过渺小,要多让自己开心。
篇二一个家庭最忌讳的,是互相为难
知乎上有人问:幸福的家庭是什么样的?
最高赞回答是:幸福的家庭,懂得互相谦让。
很多人喜欢把家庭矛盾归咎于“三观不合”。可是,哪有那么多的三观相合?
古语有云:家和万事兴,家吵万事穷。
一个家庭,能够兴旺发达,并不一定是干了什么轰轰烈烈的大事,而是懂得谦让,一切从自己身上找原因。
01
父母不敬,奉神无益。
百善孝为先,孝敬父母,才能财富丰足,儿女顺畅,家族祥和昌盛。
父母为生命之根,子女为生命之续。孝敬父母天经地义,也是自然规律。
“人非圣贤,孰能无过”,父母也会犯错,与父母相处,我们要懂得了去理解父母,学会去宽容体谅,将心比心,这样才能使家庭更加和睦。
古代有一位男子刚刚娶了老婆,但是没过几天,男子的母亲和老婆就每天吵架,男子的老婆吵着要搬出去住。
男子想又想,想出一个办法,于是把老婆叫到一边说:“咱们搬出去住可以,但是得在二十天后再搬出去,而且在这二十天内,你得对母亲的态度好一些,不然邻里八乡会说闲话的。”
男子的老婆想了想觉得有道理,于是在之后的每天都对婆婆加倍的好,久而久之,婆婆对媳妇的态度也发生了大转变。
等到20天的时候,婆媳关系相处非常融洽,男子的老婆再也没有提出要搬出去住。
存心不好,风水无益;父母不敬,奉神无益。
《弟子规》说:“亲有过,谏使更,怡吾色,柔吾声,谏不入,悦复谏,号泣随,挞无怨。”
意思是父母亲有过错的时候,应从自己出发,体谅父母。小心劝导改过向善,不争不辩,换位思考。
常言道:处事让一步为高,待人宽一份是福。对待父母更是如此。
02
夫妻不和,家庭不兴。
俗话说,十年修得同船渡,百年修得共枕眠。
夫妻之间,要懂得忍让。
人生一世,能相处一生不容易,懂得珍惜彼此的感情,懂得换位思考,互相谦让,日子才能长久。
杨绛和钱钟书是出了名的文坛伉俪,两人相知相守,恩爱数十载。
杨绛生女儿住院期间回不了家,钱钟书一个人在家里。第一天他到医院去看妻子。他说:对不起,我把墨水滴到桌布上了。
换成一般的人恐怕要跳起来了,墨水多难洗啊,可是杨绛没有,她只是会心的一笑,安慰丈夫:“没关系,我会洗。”
第二天钱钟书来到医院,又说对不起,我把台灯砸坏了。杨绛,依旧是笑着说没关系,我会修。
夫妻,是这个世界上,虽然没有血缘关系,却要相伴最久的人,因此懂得互相体谅是最重要的。
家是讲爱的地方,不是讲理的地方,理一旦讲清楚了,爱也就没有了。
家庭是两人的港湾,彼此宽容,彼此忍让,才是家庭长久和睦的秘方。
03
孩子怯懦,必有灾殃。
家并不是一个讲理的地方,有了冲突要懂得让步。对待孩子也是如此。
曾看到这样一则新闻。
一个孩子在武汉坐地铁时,与母亲走散了。在热心市民的帮助下,孩子终于与母亲相逢了。
原本以为失散的孩子与母亲相认,会是一个特别温情的场面,但没想到孩子在见到母亲的那一刻,迎来的是劈头盖脸的一顿痛骂。
这个场景,你有没有似曾相识的感觉?孩子犯了错误,母亲气极败坏地批评孩子。
孩子一件事情没有做好,母亲极力地用语言打压孩子的自尊心。
在家庭生活中,孩子做错事,如果只是一味的辱骂、批评,会严重打击孩子的自信心,更会打击孩子的自尊心。
孩子犯错后,家长也应该换位思考,让孩子认识到错误,而不是一味的辱骂,打压。
《菜根谭》中有句话,“处世让一步为高,退步即进步的根本;待人宽一分是福,利人实利己的根基。”
众生皆苦,活着不易,人人都有难处,理应多些理解与体谅,凡事不必锱铢必较,事事必争。
与朋友们共勉。
(文章来自《洞见》公众号,侵删。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