/ EN
收藏本站

【每日微闻】12月16日 为保命杀子?日本原政府高官被判6年有期徒刑

来源: 发布日期:2019-12-16 查看次数:1136

【每日微闻】12月16日  

****标题党/要闻篇***************

  • ****标题党/体育篇***************

  • ****NBA战况/体育篇***************

1、最新BDI指数:1355-33.00 (-2.38%)

****鸡汤一碗**********

篇一 半生已过,学会幽默

“芭蕉叶上无愁雨,只是听时人断肠。”

人到中年,不说饱经沧桑,也已经是遍历酸甜苦辣。

遇事不顺时忽然听见雨打芭蕉,竟然觉得点点滴滴都是泪。

其实大可不必,面对人生百味,与其烦恼忧伤,倒不如多点幽默。

泰戈尔说过:当人微笑时,世界便爱了他;当人大笑时,世界便怕了他

01

  • 智慧在心,幽默在外。

    有一位女士脸特别大,而且耳朵至下巴的肤色比较深。

    对此,她总是幽默地说:“女娲造我的时候肯定是打盹了,醒来一看——妈呀,这脸怎么跟大饼似的,这可怎么办?于是赶紧抄起小刷子,刷刷两下给我耳朵下面刷上两道阴影,然后再这么一看,好像显得没那么大了。”

    如此幽默的语言,让初见她的朋友一下子就记住了她。

    如此有亲和力的表达,让很多人特别愿意和她亲近。她的好人缘,让她的事业也蒸蒸日上。

    幽默大师林语堂说过:“自嘲是幽默的最高境界。

    自嘲并不是看不起自己,而是看淡自己的缺点,幽默地把缺点转化为自己的特色,从而以诙谐有趣的话语和绝佳的亲和力,赢得好人缘。

    《诗经》中《卫风·淇奥》说:

    有匪君子,如金如锡,如圭如璧。宽兮绰兮,猗重较兮,善戏谑兮,不为虐兮。”

    君子神采奕奕,如精金纯锡,如玉圭白璧;胸怀宽广,幽默爱笑,但不过分粗狂。

    谑而不虐,这才是君子的小聪明和大智慧。欲开绣口,必有锦心。

    言语幽默是内心智慧的外在表现。

    与其说他们用语言娱乐了自己和他人,倒不如说他们用智慧惊艳了人间。

    人间焉能不爱这样的人?

    幽默是心灵绽放的迷人微笑,这笑倾倒了众生,迷醉了世界。

    02

  • 幽默豁达,自然身安。

    古医云:喜者多寿,盖百脉舒和故也。

    笑口常开的人一般都长寿,原因是人在笑时百脉畅通,百气和顺。

    漫画大师丁聪就是个特别幽默,特别爱笑的人,不管什么烦恼到他那里,他总要想办法幽默一下。

    他在特殊时期曾被逼交代好友黄苗子的不良行为,这种事情他也能幽上一默。

    只见他一脸严肃,眉头紧皱,忽然大拍桌子:“黄苗子太坏了!”

    人家以为他终于要爆料了,结果他接着说:“干了这么多年坏事,竟然一点都不让我知道,真是坏透了!”

    面对同样的压力,有的人浑浑噩噩,随波逐流;

    有的人日渐消沉,甚至放弃生命以求解脱;

    有的人暴躁气恼,郁郁终生。

    但一个幽默的人,则会发掘出灰色生活中的每一丝光亮,并让这光亮照耀自己穿越艰难与困苦,抵达幸福的彼岸。

    幽默让人在困境中能够心安,心安自然身安,身安自然长寿。

    幽默不仅让丁聪安然度过了峥嵘年代,也让他抵抗住了岁月的侵蚀。

    步入老年的他,耳不聋,眼不花,脸色红润,腰杆笔直,走起路来虎虎生风。

    更让人惊奇的是,他的头发一直都是浓密漆黑的,直到90岁后才有些发灰。

    幽默,让岁月也不得不低头。

    人生岁无多,何不多幽默?从此百气和顺,百脉舒和,就连岁月也无可奈何。

    笑一笑,十年少。

    幽默是最好的保健品,幽默一笑,抵得过万千枸杞、菊花、决明子。

    03

  • 持幽默心,做自在人 。

    人生在世,不如意事常十之八九。

    面对诸多烦恼,有人会在消极情绪的旋涡里越陷越深,导致心灵被紧紧束缚,难以舒展,甚至扭曲变形。

    而有的人却能时时心灵自由。

    面对自己的缺点,他们勇敢自嘲。

    在这份幽默中,他们找回了自尊与自信,也拉近了自己与世界的距离。

    面对人生的难题,他们以幽默巧妙作答。

    在与悠悠岁月的抗争中,他们以安宁喜乐之心,获得了健康与长寿。

    不管境况如何,他们依然精神不垮,身体康健。

    一个真正幽默的人,并不逞口舌之快,而是以智慧灵透之心,以豁达乐观之态,娱乐自己,温暖他人。

    一个幽默的人,不论身处丽日和风,还是狂风暴雨,都能以智慧找回安然与从容;

    都能以紫燕般轻盈的姿态,在风雨如晦的人生里昂扬恣意,最终泊在幸福的港湾。

    一个幽默的人,必是精神高度自由的人。

    眼前的艰难困苦算什么,幽默者的心灵可是一直在天地之间自由穿行呢!

    看得通透,才能获得自由。

    心中有大智慧,口中方有大幽默。

    持有一颗幽默之心,何愁成不了自在之人?

    匆忙之间,不知不觉人生即将过半。

    既然世间的烦恼已经这么多,后半生为什么不幽默度过?

    多听听幽默的话,看一看幽默的事,学习学习幽默的态度,长此以往,必定能逐渐发掘自己幽默乐观的一面。

    林语堂曾经翻译过孔子的一句话:

    你们以为我什么都知道,怎么会呢?一个农夫问我事情,我这里说说,那里说说,一会儿就无话可说了。

    连一向严肃的圣人都这么活泼幽默,我们还有什么理由不去乐呵?

    半生已过,愿你从此幽默。

篇二不纠烂事,不缠烂人

01

曾经看过一个故事:

小学徒外出取货,回来的路上被狗咬了。

处理好伤口之后,他找到一根长长的竹竿,准备去打狗。
师傅见状,过来询问:
你的伤口还疼吗?
小学徒说不疼了。
既然不疼了,为什么还要去打狗?
因为它咬了我,我要给它点颜色瞧瞧!
师傅说:你知道狮子为什么从来不和狗打架吗?
小学徒愣住了,呆呆地望着师傅。
师傅笑着说:
因为不是谁都配做狮子的对手,打败一只狗并不光荣,但被狗咬到一口却很倒霉。
狮子不和狗较劲,这是原则,更何况你是人,跟一只狗计较个啥啊?
生活中,有不少烂人烂事就像这只狗,轻而易举就能挑起你的情绪,把你拖入污浊的泥淖。有人嘲讽你,你立即刻薄他;
有人看低你,你马上加倍鄙视他;
有人对你忽视,你从此疏远他。
到了最后,不仅耗费大量的时间、精力,还将自己弄得满身戾气,心情暴躁。
这才是烂人烂事对一个人最大的伤害。
周国平说:
人生要有不较劲的智慧。”
真正有大智慧的人,从来不与烂人计较,和烂事纠缠。


02


和烂人较劲,你永远是输家。

白岩松说:


“有时候,我们活得很累,并非生活过于刻薄,


而是我们太容易被外界的氛围所感染,被他人的情绪所左右。”


有一次,莫言请人吃烤鸭。


大家酒足饭饱后,桌子上还剩下许多。
莫言心想,多可惜啊,那些大葱、大酱、洁白的薄饼,香酥的鸭肉,都是好东西,浪费了是要遭天谴的。
于是莫言就继续吃。
这时,有人开口了:瞧瞧莫言吧,非把他那点钱吃回去不可。
莫言感到脸上火辣辣的,好像挨了一记响亮的耳光。
回到家后,莫言非常委屈。
母亲建议他,以后再去吃宴席前,先喝上两碗稀饭,再吃上两个馒头。
回到北京后,莫言就按母亲所说,去吃宴席前先垫饱了肚子。
在宴席上,他吃得慢条斯理、温良恭俭让。
结果一人却说:“看看莫言那假模假样的劲儿,好像他只用门牙吃饭就能吃成贾宝玉似的。”还讽刺他做人不够本色。
生活中,总有一些心理扭曲的烂人,莫名其妙地诋毁你、伤害你。
如果你都去计较、和对方纠缠,那只会筋疲力尽,生活变成一地鸡毛。
甚至把你变成自己最讨厌的样子。
周星驰早期电影《新精武门》中,有一个恶俗的场景:
钟镇涛拿了周星驰的行李,周星驰死命追上了他。
然后两人就在小巷子里“打”了起来。
怎么打?
互吐口水!


在我看来,与烂人烂事纠缠,跟这个场景很像。

它们往你身上吐口水,你也回敬,最终不体面的还是你自己。
常与同好争高下,不与傻瓜论长短。 村上春树曾说:不是所有的鱼,都生活在同一片海洋。
烂人最擅长胡搅蛮缠,非要拉着你进入到负面情绪的漩涡中与他周旋。
就像一滩沼泽,你越纠缠,就会越陷越深。
与烂人纠缠,无论何种结局,你都是输家。
正如尼采在《善恶的彼岸》中所说:与恶龙缠斗过久,自身亦成为恶龙。凝视深渊过久,深渊将回以凝视。
烂人之所以烂,是因为你越在乎他,他就越烂。
破事之所以破,是因为你总是断不干净,它就更破。
真正聪明的人,都无视对手的挑衅。
世界上最狠的报复,就是不在乎。


03



别让烂人烂事,耽误了你的人生。


心理学上,有个著名的“费斯汀格法则
人生中10%的事件,是由发生在你身上的事情组成,而另外90%,则是你对事情如何反应决定的。
生活中有很多事原本都是可以避免的,你越是在破事上纠缠,只会越来越破,越来越糟。
电影《我不是潘金莲》里,讲了一个荒诞的故事。
农村妇女李雪莲,被前夫污蔑了一句:
你叫李雪莲吗?我咋觉得你叫潘金莲呢?


于是为了给自己讨回公道,告诉大家“我不是潘金莲”,前前后后打了20年官司。

最终,也没有把这句话纠正过来。
整整20年人生,李雪莲本可以过更好的生活,
却为了一句话、一口恶气、一件烂事、一个烂人,纠缠了半辈子。
很荒诞,也很现实,毕竟每个人都可能是李雪莲。
但我希望,每个人都不要成为李雪莲。
毕竟人生苦短,与烂人烂事纠缠,只会让自己更痛苦。


宋朝有个宰相,叫吕蒙正。


在他刚上任宰相时,有一名官员在帘子后面指着他,对别人说道:
这人也配当宰相,可笑!
吕蒙正假装没听到,穿过帘子,大步从他们身边走过。
身边的同僚为他鸣不平,正想查一下刚说此话的是何人,就被吕蒙正阻止了。
如果知道了他的姓名,一辈子都得耿耿于怀,何必呢?再说他说这些,对我也没什么损失啊。
人们纷纷夸赞他气量大,吕蒙正不纠缠的性格也被传为佳话。
法国启蒙思想家伏尔泰曾经说过:
使人疲惫的不是远方的高山,而是鞋子里的一粒沙子。”
往往,我们都无法改变烂人的存在,无法改变烂事的发展。
能改变的,只有自己的心态。


04



断舍离最高境界:不纠烂事,不缠烂人


格局越大的人,越不会和烂人烂事、小人小事纠缠。
他们不因旁人的看法患得患失,不因现实的流言蜚语纠结。
无论任何事情,都无法缠住前进的步伐。
周杰伦出道至今,一直饱受争议。
2008年前后,他度过了一段极其黑暗的时期,可以说全网抹黑。
铺天盖地的污蔑,网络暴力,让周杰伦背上了各种莫须有的罪名。
其中影响最深远,性质最恶劣的,莫过于两个谣言:
一个是周杰伦说自己不是中国人,是台湾人。
另一个是汶川地震周杰伦只捐了5万元。
事实上,周杰伦不仅从来没有说过这样的话,而且多年来坚持走中国风路线,写出了像东风破,青花瓷,发如雪等弘扬中华文化的歌曲。
五次登上春晚舞台,是国家对于周杰伦最大的肯定。


其次是逼捐,这本身就是一种道德绑架。

更何况,央视主动出面澄清,周杰伦为汶川地震捐款4200万,是台湾歌手第一名。
然而,面对各种不择手段的诬陷,周杰伦并没有声明或者解释,一如既往地出作品,只要发新专辑依旧霸占各种榜单。
在时间和实力面前,一切烂人烂事都只是浮云罢了。
个人的人生,都应该有更有意义的事情等你去做。
玛利亚·罗宾森说过:
没有人可以回到过去重新开始,但每个人都可以从现在开始创造全新的未来。
对于那些恶意的中伤,沉默是最好的武器,它比爆发更有力量。
让过去的过去,才会有新的开始。


电影《公主日记》里有句经典台词:

总有一天,我会成长,而你永远是个烂人。”
人这一辈子,不过三万多天。
不纠缠不是懦弱,而是一种智慧。
懂得断、舍、离,让自己过得更精彩,才能活得自在,活得从容。
















(文章选自《洞见》公众号,侵删。)

上一篇:【每日微闻】12月17日 香港3男子涉试爆遥控炸弹 控方拒保释或加控罪名

下一篇:【每日微闻】12月13日 《福布斯》全球最具影响力女性榜单:默克尔蝉联榜首

Copyright ◎ 2015 版权所有: 南通鑫诺洋船务有限公司所有

苏ICP备09046507号